English 繁體中文
 

《特殊教育學報》主編的話

《特殊教育學報》自2010年起成為TSSCI期刊迄今,已成為國內、外特殊教育領域的學者專家及研究人員等,分享研究成果的專業發表園地。這份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發行的專業學術刊物,自第51期起增加「主篇的話」,向讀者們正式推薦每期所刊登的專業學術論文的議題,轉眼已邁進第61期。

第一篇研究為王力緯、吳純慧和林慶仁合作完成,探討了視障教師在國民教育階段的教職工作中所面臨的挑戰、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讓讀者對這個議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首先,這項研究展現視障教師在教職工作中不僅面臨與明眼教師相似的挑戰,還需克服因視力限制所帶來的額外困難。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教具或進行班級管理,對視障教師來說,是特別需要努力克服的問題。此外他們也必須面對來自他人對視障者的刻板印象,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職業發展,也可能對心理層面造成壓力。社會支持方面,雖然視障教師能獲得來自正式機構(如學校、政策與社福團體)及非正式來源(如同事、家人、學生與家長)的幫助,尤其是來自教師同儕的支持被認為是他們順利教學的重要關鍵。然而,研究也指出,目前的社會支持仍不足以完全滿足視障教師的需求。研究對於視障教師群體的尊重,以及如何在未來給予他們必要的協助提供關注和思考。無論是政策制定者、學校方面還是一般大眾,了解視障教師的處境與需求,進一步減少刻板印象,創造更友善的工作環境,相信能夠讓他們能夠更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為教育領域帶來更多價值。

這二篇研究為梁瑞珊與田秀蘭合作完成,主要探討輕度自閉症者在人際模式理解及自我烙印歷程中的改變與發展,並透過個案研究的方式,結合支持表達性療法,進一步分析其情緒變化與人際互動模式。結果顯示,透過諮商介入,讓參與者的焦慮與憂鬱情緒有明顯緩解的趨勢。這反映了支持表達性療法在情緒調節方面的潛在效益。其次,透過核心衝突關係主題(CCRT)模式的分析,發現參與者在主要諮商階段中,雖然對他人反應的知覺未見顯著變化,但在諮商後期其自我反應出現了正向自我肯定的提升,顯示其內在資源的開展與自我價值的增強。此外訪談回饋指出,諮商過程幫助參與者更深入理解人際模式,並促使其進行認知與行為的調整。這不僅提升了其對人際互動的敏感度,也對自我認同與價值感的形塑產生積極作用。輕度自閉症者的人際模式理解與自我烙印歷程是多層次且需要持續探索的議題。研究強調跳脫單純以診斷框架為核心的思維,結合特教與諮商領域的專業合作,共同促進其內在需求的發展,透過多方合作與支持,幫助其在生活與人際關係中實現更好的融合與適應。

第三篇研究為鄭伊均與陳英豪合作完成的國民小學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教師在獨立研究課程設計與教學效能之間的關聯性。此篇研究結果顯示資優教師在獨立研究課程設計及教學效能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然而在快速變化的教育環境中,教師仍需不斷更新知識與技能,例如針對年輕教師開設基礎培訓,或是針對資深教師的進階課程設計研習,可為未來開設培訓課程之參考,讓資優教師獨立研究課程設計能力越高,教學效能越好,使能有效支持資優學生的學習需求。未來思考如何透過專業發展、資源分配與政策支持來提升資優教師的教學效能,從而更好地滿足資優學生的學習需求。

本期三篇論文,研究對象包括特教老師和身障學生,研究方法包括質性訪談研究、個案研究和調查研究,關心的議題包括資賦優異和身心障礙方面,可謂多樣化議題的展現。最後,感謝這三篇論文七位研究者的專業分享,以及諸位外審委員以及全體編審團隊的無私奉獻,也期待同業繼續惠賜稿件,以光篇幅。

 

《特殊教育學報》主編   楊雅惠謹誌

2025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