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113年12月 第17卷3期出版

編輯室報告

  本刊徵稿範圍分為「師資培育理論與實務」、「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教師教學實務研究」及「相關學術議題」四大主軸,本期稿件經過嚴謹的匿名審查,作者反覆的費心修改,再經由本刊編輯委員會全體委員討論後,決議刊載以下四篇論文。四篇論文分別隸屬「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教師教學實務研究」等研究主題,主題多元且內容豐富。

  第一篇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洪德義及楊世裕同學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鄭章華副教授共同撰寫的〈探討教師在數學自主學習教學歷程中知識、信念與教學實務特徵之轉變—一位技術型高中教師的個案研究〉。該研究以一位有志於提升自主學習(SRT)相關知能的技術型高中數學教師為研究對象,以訪談、觀察、備課資料、課室日誌等多元資料來源蒐集教學相關資料,並進行質性分析,探究個案教師之自主學習知識、信念改變的歷程。同時也參考ChenLin(2023)所發展的數學SRT評估工具,分析教師於數學課堂中涉及SRL之發話。研究結果分別就1. 教師自主學習知識之提升、2. 教師自我效能信念與教學信念之轉變、3. 不同面向的教學成效評估加以探討。本篇研究提出了關於自主學習推動、教學實踐、教師專業發展的建議,可做為促進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之參考。

  第二篇為新竹縣竹北市豐田國民小學姜緯珊老師與國立清華大學詹惠雪教授共同撰寫的〈專題式學習運用在國小環境教育課程之實踐歷程與成效〉。該研究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中環境教育議題的五大學習主題發展專題式課程,使用Big6技能作為完成專題之工具,包括定義問題、搜尋策略、取得資訊、利用資訊、整合資訊和評鑑六個步驟,透過行動研究探討專題式環境教育課程的實施歷程與其可行性,分析學生的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效。本篇研究並就專題式學習教學之教學歷程如環境教育專題之議題選擇、專題式學習之設計、實施方式、教學策略等提出討論與說明,可做為相關適齡課環境教育教學之參考。

  第三篇為高雄市立岡山國民中學葉宜宣老師撰寫的〈運用問題導向教學法提升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以人文通論地理結合校本課程為例〉。研究者欲探究如何運用問題導向學習之教學法於國中七年級下學期臺灣人文通論地理之課程,針對課程設計問題導向學習之教學模組,並與傳統講述式教學法做比較,以檢視不同教學方式之學習成效差異,探究問題導向學習法運用於社會領域教學的可行性。研究結果分別就學業成就與學習態度二主要面向及其下之各次面向加以探討,並提出適於該年齡階段之人文通論地理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建議。

  第四篇為新竹市港南國民小學張正萱老師與國立清華大學詹惠雪教授共同撰寫的〈運算思維策略運用在國小低年級字詞解碼教學的實踐歷程與成效研究〉。運算思維目前被廣泛運用於科技領域的學科教學上,但在人社語文教學的應用之實徵研究相對缺乏,本篇研究聚焦字詞解碼教學,以集中識字中的部首識字教學法,作為國小二年級字詞解碼教學的主軸,結合運算思維之分解、邏輯、模式策略,經由行動研究歷程,解決字詞教學所逢遇的問題,提升學生字詞解碼學習之成效,同時確立運算思維策略融入國小字詞教學的可行方式,供未來教學者參考。本研究分享教學實踐歷程,並報告學習成效,可做為國小語文教學之參考。

 

《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第173期 執行編輯 陳珍德 謹誌

2024123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