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46-2期
  • 代理簽署父親DNR同意書: 一位長子的經驗與角色再定位
    張洛菱、林秀珍
    Do-not-resuscitate(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其內涵為在病人臨終時減少無效的積極醫療,以能善終。在臺灣,病人自主的精神尚未成熟,自主預立意願書不普遍,致使子女易陷入代理簽署DNR 同意書之困境。本研究旨在探究一位長子代理父親簽署DNR決策歷程與情緒經驗,並闡明長子角色在此過程中的影響與轉變。本研究透過立意與便利取樣,徵得一位研究參與者,進行半結構訪談,以主題分析法分析。研究發現代理簽署DNR涵蓋四個主題:(1)為何簽的是我?(2)「順」是「孝」的實踐-代理簽署DNR的決策因子;(3)親戚的不諒解與認知的擺盪-代理簽署DNR的矛盾經驗;(4)所以簽的是我-醫療背景和手足支持的保護因子。長子角色觀點在喪親歷程中的轉變則有兩個主題:(1)看見和覺察長子一人承擔的困境;(2)現代長子與手足並肩共同承擔。本研究結論如下:代理簽署DNR決策歷程的情緒經驗,可能會產生預期性的失落與矛盾的感受,而DNR的醫療決策,隱含傳統孝道觀念與現代倫理之間的衝突,在研究參與者的醫療背景與相互性孝道的觀念之下,評估個人需求和家庭福祉,而做出代理簽署DNR的決策,這也呼應了現代長子在處理孝道困境時的兼容方式。依據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供後續研究與實務工作者參考。
    關鍵字: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孝道、決策歷程、長子、情緒經驗
  • 探討情緒失調在心理創傷經驗與自傷行為的中介效果
    吳嘉蕙、葉芸芝、陳俊宏
    本研究旨在檢視情緒失調對心理創傷經驗與大學生自傷行為的中介作用。研究對象為北部某私立大學大一新生,採網路問卷調查法共回收245份有效樣本(平均年齡19歲)。研究工具包含自我傷害量表、中文版兒時創傷量表-簡短版、情緒調節困難量表。本研究結果如下:(1)心理創傷經驗能顯著預測自傷行為;(2)情緒失調能顯著預測自傷行為;(3)心理創傷經驗能顯著預測情緒失調;(4)情緒失調能部分中介心理創傷經驗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綜合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創傷經驗與情緒失調皆是大學生自傷行為的重要成因,而若能把焦點著重於情緒失調的處遇,可能會對降低大學生的自傷行為有幫助。最後,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實務工作者與未來研究參考。
    關鍵字:大學生、心理創傷經驗、自傷行為、情緒失調
  • 正念藝術減壓團體應用於考試壓力:國小高年級學生參與之經驗
    吳姿瑤、吳明富
    採行動研究,旨在針對四位有考試壓力的國小高年級學生,瞭解其參與正念藝術減壓團體及緩解考試壓力的經歷。研究者於實務現場發現學生在考試期間知覺到考試壓力,然而小團體輔導主題普遍以情緒、人際表現進行招募,對考試壓力的宣洩與紓解是缺乏的,因此本研究以「考試壓力」為主軸,進行8次的正念藝術減壓團體,以質性資料進行文本編碼、分析,探討高年級學生參與正念藝術減壓團體的經驗歷程。研究結論如下:學生經驗正念藝術減壓模式(MBASR),在團體中獲得對考試壓力的情緒舒緩,並增進自我覺察與表達;透過媒材運用與成員間的支持,從藝術創作中提升對考試壓力之涵容;以考試壓力為主題的藝術創作擴展經驗、增進因應壓力之賦能與行動,正念與創作過渡到生活中且帶來希望感。此研究期程跨越成員期中考時間,實際帶領成員經驗正念靜心所感受到的平靜,在創作中宣洩考試壓力與增進創造力的表現,共同面對考試壓力的挑戰與挫折。期望此研究能使更多現場教師關注學生所面臨的考試壓力,及提供相關工作者對於正念藝術減壓模式(MBASR)的認識與參考。
    關鍵字:正念、正念藝術減壓、考試壓力 、減壓、藝術育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