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41-1期
  • 雙重「被污名化的死亡」對遺族悲傷經驗影響之探究
    Double Stigmatized Death and Its Effect on the Grief Reaction of Family of the Decease
    陳增穎、顏原達
    本研究探討被雙重污名化的逝者身份,如何影響遺族的悲傷反應。由於社會的污名化與社會不賦予遺族特有的悲傷權利,許多人在逝者過世後,發現他們很難得到應有的安慰或支持,使得他們的悲傷反應不為世人所瞭解。為理解該現象,本研究從研究參與者的主體經驗出發,先以深度訪談法訪談三位親戚自殺死亡的女大學生,這三位自殺死亡的親戚兼具「憂鬱症」等雙重被污名化的身分。隨後進行質性資料分析,同時還原與詮釋受訪者說了什麼及經驗到什麼。研究結果發現,雙重「被污名化的死亡」遺族的特殊悲傷經驗有:(1)對自殺感到震驚與困惑,長輩迴避解釋自殺的原因;(2)自殺瞞不住,但不想讓人知道逝者有憂鬱症;(3)需承受外人甚至家族親戚的批評、異樣眼光或「不說不問」;(4)喪禮多了自殺才有的特殊儀式,期望生死兩相安。雙重「被污名化的死亡」之悲傷經驗對悲傷調適的意義為:(1)雖然自殺的污名仍在,但感受到家人藉由強調活著來關心他們;(2)惋惜逝者受憂鬱症所苦而自殺,以之為誡而非責怪和自責;(3)翻轉對自殺和憂鬱症的污名,真誠地悼念逝者與關懷親人。依據上述研究發現,本文結論建議助人專業工作者進行雙重被污名化逝者親友的悲傷輔導時,除了留意污名會對遺族的悲傷反應產生的影響外,還要留意逝者在生前意欲隱瞞的另一個污名身份,才是讓遺族的悲傷增添困難的變數。助人者要協助遺族和周遭人化解污名化的刻板印象,協助遺族順利哀悼。
    關鍵字:自殺、悲傷反應、憂鬱症、雙重被污名化、遺族
  • 喪親哀傷現象學研究之研究者態度與反思
    A Discourse on Research Attitude and Researcher Reflexivity of Novice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ers in the Grief and Bereavement Field
    王純娟
    在二十年學術生涯中,作者觀察到喪親哀傷的現象與研究,存在著研究雙方互動後知覺差異與研究者知能與實踐差距。並且,因所審查之喪親哀傷研究稿件多採現象學取向卻呈現若干混淆,故而為此文提點該研究主題之新進研究者,請其於進行現象學取向研究時,研究方法要符合哲學觀,更要著重在研究者態度、反思與意識轉換。所要求的都是「研究者」自身。本文強調研究態度貫穿了整個研究歷程,並進行以下論述:研究者要具備感同身受的能力,在研究歷程中,尊重喪親者為主體,從喪親者的角度出發;兩人互為主體。本文亦討論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的「意識轉換」。藉由訪談與資料分析兩階段的「存而不論」和「想像變異」來澄清,並提及研究結果呈現。本文論述,現象學取向訪談者要持開放態度,存而不論而轉換意識狀態為純粹意識,具體操作則是訪談者與喪親者建立具信任感的訪談關係,十分專注地聆聽喪親者。「想像變異」則是研究者由少數幾位喪親者的經驗來獲得本質結構的關鍵。本文深入釐清「想像變異」以協助新進研究者理解其精義。就研究結果的呈現,本文強調研究結果是描述喪親者經驗本質的「描述文」。本文所強調的「反思」則於以下三個段落分別提醒新進研究者:進行「反思決定態度,態度決定研究品質」的整體論述,以及研究歷程裡的訪談階段與分析階段。
    關鍵字:反思、研究態度、現象學訪談、喪親哀傷研究、意識轉換
  • 台灣成年早期未婚者多重親密關係態度
    Public Attitude Toward Multipl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mong Unmarried Young Adults in Taiwan
    康依婷、陳敬堯、朱均虹、管昱翔、張書渝、綦珮如
    「單一伴侶之外的多重親密關係」的現象越來越浮上檯面,但目前以「單一伴侶制」(monogamy)為主的社會下,多重親密關係常被冠上負面的評價。因此,本研究欲以身體親密及情感親密兩個向度,探討在不同背景變項上(性別、性傾向、交往經驗及關係認同),各族群對於多重親密關係的開放態度。其中有關身體親密及情感親密的兩個向度會再細分為「對自己伴侶(發展)多重身體親密關係之接受度」、「對自己伴侶(發展)多重情感親密關係之接受度」、「對他人伴侶(發展)多重身體親密關係之接受度」、「對他人伴侶(發展)多重情感親密關係之接受度」四個層次。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為 919 位 18 至 35 歲未婚成年人,研究工具為自編之多重親密關係態度量表,進行兩次預試並據結果進行修訂,於 PTT 網路平台進行施測。研究結果以單因子多變量分析後發現:一、男性在「對自己伴侶(發展)多重身體親密關係之接受度」、「對自己伴侶(發展)多重情感親密關係之接受度」、「對他人伴侶(發展)多重身體親密關係之接受度」、「對他人伴侶(發展)多重情感親密關係之接受度」皆顯著高於女性。二、同性戀者在四個層次的開放度皆顯著高於異性戀者。三、無交往經驗者比有交往經驗者更能接受伴侶對自己之外的人關懷、關注、講心事等情感親密行為。四、在關係認同上,非單一伴侶制者比起單一伴侶制者在四個層次上有較高的開放度。本研究為多重親密關係態度之初探性研究,從研究結果推演未來研究方向,以及相關的限制及建議,期待後續相關研究可進一步拓展國人對多重親密關係的了解。
    關鍵字:多重親密關係、單一伴侶制、非單一伴侶制、身體親密、情感親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