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31-1期
  • 影響完成電話戒菸諮商個案戒菸成效及維持成效相關因素之探討
    Research on the Abstinence and Maintenance of Smoking Cessation for the Ouitline Clients
    張景然、王珮蘭、許世慧
    研究目的:評估「戒菸專線中心」完成電話戒菸諮商個案的戒菸成效與維持成效的相關影響因素。研究方法:根據「戒菸專線服務中心」自 2003 年 1 月 1 日至 2004 年 12 月 30 日的相關戒菸服務統計資料,透過實驗法探討人口學、吸菸史、戒菸信心指數、諮商次數與戒菸成效等變數間之相關,並瞭解不同變項預測戒菸成效與維持成效的影響力。研究結果:透過統計分析,發現戒菸成效與維持成效隨時間增加而逐漸遞減。個案的吸菸量越小,戒菸信心指數越高。人口變項及戒菸信心指數與諮商次數無顯著相關。諮商次數與個案一個月的戒菸維持成效有顯著相關。預測不同變項對戒菸成效與維持成效的結果,不論是立即或是一、三、六個月的維持成效,均是戒菸信心指數對於立即與維持成效具有最大的影響力。研究結論:個案吸菸史、戒菸信心指數、諮商次數,均與戒菸成效及維持成效有相關,因此欲戒菸且本身是重度吸菸者,以減量而非直接戒斷的方式,並可邀請重要他人一同協助走過戒菸的歷程,且於立即戒菸後仍持續提供支持與鼓勵,方可在最後戒菸成功。
    關鍵字:戒菸成效、戒菸維持成效、自我效能、電話諮商
  • Adolesc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Quantity and Quality, Belongingness, and Loneliness
    Adolesc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Quantity and Quality, Belongingness, and Loneliness
    陳婉真
    青少年時期是一段最容易感受到強烈寂寞感的時間。本研究探討青少年之人際關係的質與量如何影響其對家庭、朋友與親密伴侶的歸屬感與寂寞感。研究樣本為 479 名 12 至 22 歲之國中、高中及大學學生,採用結構方程模型驗證從歸屬感角度探討青少年寂寞感之模式。研究結果顯示該模式能夠解釋國中、高中以及大學青少年的寂寞感。青少年與家庭成員的關係能夠促進對家庭的歸屬感;與最要好朋友的關係則有利於對朋友的歸屬感;對家庭與對朋友的歸屬感均可降低青少年的寂寞感。然而,多群組模式無法證明三階段的青少年對家人與朋友的寂寞感與歸屬感有所差異。在家庭歸屬感方面,高中與大學階段的青少年與父親互動比國中階段更為重要。研究發現青少年在追求友誼與親密關係的個體化過程,並不會損及與家庭成員既有的關係。
    關鍵字:人際關係的質與量、青少年、歸屬感、寂寞感
  • 大學諮商中心對親密關係暴力處遇內涵與倫理議題之探討
    Counseling Clients Who Involved i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 : Treatment Strategy and Related Ethical Issues
    陳若璋
    親密關係中的暴力,常常考驗實務工作者的處遇策略、處理危機及倫理抉擇、行動能力。近年來此類案件逐漸衝擊大學諮商中心,無論個案是受害者或加害者,許多處理方向及流程皆困惑著實務工作者。本文整理國內外文獻,認為在處理這方面的個案時要考慮到的工作內涵為:評鑑個案可能引發或面臨的暴力程度、能覺知受害個案的安全、能具體實施安全計畫(safety plan)以提高受害個案的安全、瞭解安全相關倫理議題;本文並對施虐者的早期形成因素、危險因子與預測因子、評估暴力的工具與內容、各種處遇理論與計畫內容及資訊詳加介紹,以及分享美國在這方面引發之倫理爭議與目前形成的共識,希望能提供實務工作者在面對此類型個案時可以實施有效並準確的治療方案。最後本文並以國內大專院校「關係中的暴力」三件案件來討論目前大專諮商中心在處理類似案件遭遇之困境與困惑,作者並提出可能的解決之道。總之,本文除系統性介紹國內大專院校親密關係暴力問題性質及實務工作者應有的處理能力外,亦整合工作者面臨之困境與需要,研擬適切的處遇模式以提供各校推展健康親密活動,及提升專業知能之範本;最後,本文亦可作為國內相關機構及協會訂定通報流程及倫理準則之參考。
    關鍵字:親密關係暴力、倫理準則、安全計畫
  • 一個家暴家庭親子互動遊戲治療的互動改變歷程分析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Counseling Sessions
    鄭如安、藍菊梅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親子互動遊戲治療歷程中親子互動的轉變情形。研究對象為有身體虐待情事、單親且低收入戶的母子,研究者引用 Jernberg(1989, 1993)所提出結構性、參與性、撫育性和挑戰性等四個具體的親子互動向度,設計一系列的親子互動遊戲介入,並將親子互動遊戲介入後的親子互動過程,視為本研究的重要事件,予以錄影及轉譯成逐字稿後進行分析。資料分析採樣版式的分析方法。研究結果顯示:運用親子互動四向度可以協助諮商師概念化親子互動關係;以親子互動四向度進行評估時的注意事項宜再進一步探討;親子互動遊戲初期會自然呈現親子衝突的現況;親子互動遊戲介入的過程,遠比遊戲本身的內容來得重要,親子間彼此會透過互動遊戲去調整自己最需要調整的地方;親子互動遊戲有助於兒童建構新的正向安全依附經驗;專門設計給親方回饋的單元極具實務價值。
    關鍵字:親子互動、諮商、改變歷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