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19-1期
  • 青少年刺激尋求、社會能力與犯罪之研究
    黃德祥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探討不同性別與犯罪與否之青少年在刺激尋求與社會能力方面的差異情形。在刺激尋求之評量上,以Zuckerman 所編第五版本的「刺激尋求量表」為工具,在社會能力之評量上,分別以受試者自評的「社會技巧評量表」、班級導師評走的「學生班級社會行為評量表」與青少年互評的「社會關係調查表」為工具。本研究以中部五所高中、高職與國中的8班學生(男生174人,女生225人),以及台灣彰化少年輔育院的5班學生(男生109人,女生50人)為研究對象。所得資料經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卡方考驗加以分析。本研究之主要發現有下列各項:(一)一般男性青少年的刺激尋求程度顯著高於一般女性青少年,但犯罪女性青少年的刺激尋求程度則顯著高於一般女性青少年。(二)犯罪青少年的社會技巧比一般青少年為差。(三)不同性别一般青少年在班級社會行為之得分上有顯著差異;犯罪男性青少年的社會行為比犯罪女性青少年為差。(四)不同社會關係組別的受試者其刺激尋求沒有顯著差異。
    關鍵字:無
  • 彰化師大學生輔導印象之調查研究
    程小蘋、賀孝銘、李華璋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採系統抽樣的方法,以自編之「輔導印象問卷」為研究工具,對彰化師大大學日間部學生進行調查。目的在了解彰化師大學生對輔導的印象;探討不同個人孌項及使用經驗之彰化師大學生對輔導印象是否有差異;分析彰化師大學生對輔導的印象與其使用輔導中心之經驗的關聯及其預測力。由239 位學生的回收問卷資料加以分析,獲得下列發現: 1.彰化師大學生在「對輔導功能的認識」及「對輔導人員的認知」分别有中度及中高度的正向看法,在「受輔恥感」的得分偏中性。 2.各年級的學生在「輔導印象問卷」三個分量表上的得分均無顯著差異。 3.在性别差異方面,男女學生只在「受輔取感」有差異,男生受輔恥感高於女生。 4.曾使用輔導中心資源的學生較少「受輔恥感」;而在「對輔導功能的認識」及「對輔導人員的認知」兩個向度較未曾使用者正向。 5. 不同學院别的比較方面,本研究發現彰化師大學生中,職教學院的學生對「輔導功能」的評價顯著的高於理學院的學生;在「受輔恥感」上,理學院學生的「受輔恥感」顯著的大於教育學院的學生。 6.「對輔導功能的認識」與「對輔導人員的認知」有顯著的中度正相關;學生是否使用中心資源與其「對輔導功能的認識」及「對輔導人員的認知」兩方面均有明顯的正相關,而與「受輔恥感」有顯著的負相關;能有效預測學生是否使用中心資源的輔導印象因素為「受輔恥感」及「對輔導人員的認知」。 由研究之發現及進行研究時的限制,本研究對未來之研究及實務工作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字:無
  • 兩種電話輔助生涯輔導方案-「發現」及「輔導與資料互動系統」-對高中學生生涯發展之影響
    楊淑珍
    本研究旨在驗證兩種電腦輔助生涯輔導方案-「發現」及「輔導與資料互動系統」-對高級中學學生生涯發展之影響;並探討學習能力、電腦使用時間與生涯發展的關係。 本研究使用隨機化區組設計,以九十六名美國高二及高三學生爲樣本。研究工具包括「決策型態量表」、「生涯發展量表」、「生涯重要性量表」、「職業調查表」、「職業自我探索量表」、「興趣問卷」、「學習能力問卷」及「職業探索行為檢核表」。 研究資料係以二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及卡方檢定處理,結果顯示:(1)使用「發現」及「輔導與資料互動系統」的兩個實驗組在各項生涯發展分數上無顯著差異。(2)學習能力與實驗處理間無交互作用。(3)電腦使用時間的長短與生涯發展分數的高低無關。(4)學習能力的高低與生涯發展分數的高低有關。文內就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說明本研究的限制、應用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關鍵字:無
  • 修訂「我導式職業價值澄清活動」電腦化方案之研究(第一階段報告)
    袁志晃
    個人生涯發展與職業選擇,常取決於個人的自我思維模式或觀念取向;因此,一個人對職業存有的看法和型態,亦乎是影響個人職業選擇與生涯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故,發展一套完好的職業價值自我探索工具,就成為發現個人的自我特質,以及個人生涯發展取向之一項不可或缺的法門。 然而,傳統的工作價值量表常會失之於僅顯示個人初表的價值選項而已。若需要更加深入地瞭解個人的觀念和態度反應,就要借助於專業輔導人員的協助和釋疑。為此,一套具有多樣化功能,又可以自我操作,以達到內省效果的職業價值探索活動,就成為吾人欲求的策略了。總之,設計一套能自我導引,且又經過電腦系統化的職業價值澄清活動,是為本研究首要的目的;同時,亦為日後逐年增修或評估奠定基礎,期使該電腦化設計臻於更完善的境界,俾利於學生自我探索個人内在職業價值觀念的參考。
    關鍵字:自導式、職業價值澄清活動、電腦化
  • 諮商實務工作者對「自我覺察」的主觀詮釋之研究
    陳金燕
    本研究針對卅一位諮商實務工作者,以探究其對「自我覺察的主觀詮釋」爲主題進行個别訪談,經統整訪談內容有以下幾點發現: 一、在基本理念上,多數受訪者均肯定自我覺察在諮商專業及一般情境的重要性,認為自我覺察有助於諮商功效之達成、諮商員個人成長、提升諮商員教育。 二、在自我覺察的詮釋上,可從語句結構分析、層次或階段區分及比喻或敘述性陳述三種方式來界定自我覺察。 (一)「『覺察』自己的『狀態』」之語句結構中,『覺察』可由卅五個動詞所取代,其中以知道、了解、反省、看到、思考等最常被提及;『狀態』則包含九個類别,前五個依序是:情緒、行為、想法、人我關係及個人特質。綜言之,自我覺察的詮釋被歸納為:「自己知道、了解、反省、思考自己在情緒、行為、想法、人我關係及個人特質等方面的狀況、變化、影響及發生的原因」。 (二)綜言之,自我覺察就是「個體『覺察』自己的『狀態』」,它具有「自己看自己」的特質,同時有層次之分、階段之别,主要是發生在「當下」的時機,但也是一個貫穿前、後的連續性過程。 三、在比較高、低自我覺察者的差異及統整與自我覺察相通或相關的概念上,受訪者傾向於以「自我了解」及「自我反省」,來凸顯自我覺察在「了解」與「反省」的特色。 四、接受督導及與個案直接互動的實務經驗、接受師長教導及示範與討論的訓練學習、包含家人影響及個人特質的個人成長因素,均對受訪者在形成對自我覺察的詮釋過程中發生影響的作用。 五、不論是針對諮商員、個案或諮商學習者,「增進體驗」與「促進思考」均是最主要的提升策略,主要原則乃是「將自己放進其中」來體驗及思考。對諮商員而言,具有「再進修」及「接受督導或諮商」的觀念,則是提升自我覺察能力的基礎條件。
    關鍵字:自我覺察
  • 我國大學院校學生事務處主管的工作環境對其職業倦怠的預測研究
    駱芳美
    本研究之主旨是探討我國四年制大學院校學生事務處主管工作環境因素對其職業倦怠感的預測研究。共有218位現任於我國四年制公私立大學院校的學生事務處的主管參與這次肝究(回收率爲54%)。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工具是中譯的工作環境量表(R型)及中譯的工作倦怠量表。採用逐步迴歸的統計方法來考驗三個虛無假設,其中預測變項包括工作環境量表中的參與、同儕的凝聚力、督導的支持、自發性、任務取向、工作壓力、澄清、掌控、創新及物理環境的舒適等因素。依變項則指工作倦怠量表中的情緒耗竭、非人性職業倦怠及個人成就感。 本硏究發現: 1.當我國學生事務處的主管們感覺有較多的工作壓力,較無法掌控其工作環境,且其工作較沒有朝向任務取向時,他們就會經驗到較高程度情緒耗竭的職業倦怠感。其中,過多的工作壓力是預測情緒耗竭的職業倦怠感時最有力的預測項目。 2. 當我國學生事務處的主管感覺其工作較沒有朝向任務取向,有較多的工作壓力,及較少的創新性時,他們就會經驗到較高程度非人性的職業倦怠感。其中,工作中缺少任務取向是預測非人性的職業倦怠感時最有力的預測項日。 3.當我國學生事務處的主管們感覺其工作給予他們較多的創新性的機會及朝向任務取向時,他們就會經驗到較高程度的個人成就感。其中,工作中的創新性是預測個人成就感時最有力的預測項目。 根據上述的研究之發現與結論,研究者建議學生事務工作者應有一個清楚的工作任務、較少的工作壓力、有彈性、創造性且有清楚的規則可遵循的工作環境,而且學生事務處應熟悉管理的技巧。對未來的研究上,研究者建議應發展中文的職業倦怠與工作環境量表、增加回收率並比較回收者與未回收者其反應上是否有差異、探討是否有其他變項亦影響我國學生事務主管的工作壓力與工作環境、將學生事務處的其他員工也納入研究的對象。除此外,研究者亦建議應探討在學生事務工作的轉型階段的前後期其員工感受到的工作環境與職業倦怠感是否有所不同及綜合質量與數量的研究,使整個研究的結果更加周全。
    關鍵字:無
  • 諮商未成年當事人的倫理問題
    王智弘
    本研究旨在探討諮商未成年當事人所涉及的主要倫理問題。本文採文獻分析方式,依次以壹、前言-倫理與法律的糾結;貳、諮商未成年當事人的倫理問題;參、結語、知其權限,進退有據,等三章對此一問題加以探究。 第壹章:前言,旨在說明問題背景及筆者之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貳章:諮商未成年當事人的倫理問題,主要從倫理與法律的相關概念依序探討:一、未成年人的權力;二、家長監護權、父母的衝突與離婚的衍生問題;三、機構的考慮;四、知後同意權;五、保密、溝通特權與記錄的保管;六、保密的例外、預警責任與舉發;七、性方面的問題;八、雙重關係等主題。 第參章:結語,旨在針對全文内容加以統整,並從一、公共政策方面;二、專業學會方面;三、諮商員教育機構方面;四、諮商機構方面及五、諮商員個人方面,等各層面提出可行的建議及努力的方向。
    關鍵字:無
  • 適應欠佳兒童的早期記憶探索
    吳淑禎
    本研究根據阿德勒學派 (Adlerian)的早期記憶 (early recollections)概念,以十五名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進行早期記憶的探討,旨在瞭解適應欠佳兒童的早期記憶反應內容。 本研究參考 Myer 和 James(1991)的早期記憶引導,編成訪談指引,利用訪談的方法進行早期記憶的蒐集,並予錄音。 結果發現:本硏究所蒐集的早期記憶內容中,以6、7、8、9歲四個年龄,呈現的記憶個數最多;「母親」是最常被提及的人物;細節方面以「行為動作」居首;場所則以「學校」為主;「處罰」、「衝突吵架」、「被傷害」、「受傷意外」及「死亡」等負向事件為記憶個數最多的主題;情感的呈現以「負面」居多;在主/被動與內/外控方面,出現較多的「被動」與「外控」;對自己的看法,「負面」多於「正面」;在與他人的關係方面,與「母親」有最多正向關係的記憶個數,而與「朋友同學」、「老師」有最多的負向關係的記憶個數。
    關鍵字:適應欠佳、早期記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