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期
-
國中輔導工作環境調查
本研究普查全國國民中學輔導工作之環境。自編問卷於七十二年一月郵寄給全國輔導工作執行祕書(現己改稱爲輔導主任)共計626人。收回份數爲543,估85.3%。 國中決策人員、輔導工作人員、學生、及一般社會人士均希望多藉著了解輔導工作環境現況,以便盡己力引導輔導工作之計劃、執行、及評鑑。本硏究探究六類國中校內環境因素:(1)輔導工作的特質,(2)執行秘書的特質,(3)直屬主管的特質,(4)工作同仁的特質,(5)學校的特質,及(6)有否與校外機構合作。 研究結果顯示,依執行祕書的觀點,有下列各項事實:(1)58.2%的國中己有兩人以上的輔導單位,(2)輔導經費每校每年約一萬至三萬元,(3)輔導工作每半年檢討一次,(4)執行祕書在計劃方面、行政技巧方面、及人際關係方面所受訓練不足,(5)敎行祕書具備基礎輔導專業三個學期以上課程訓練,(6)執行祕書運用 25~50%時間於計劃,(7)執行秘書在選擇工作同仁上没有權威,(8)執行秘書對自己工作成功度的評分是「中上的」,(9)直屬主管對輔導工作的計劃及控制提供「很少」的技術性協助及「很少」指引,(10)工作同仁對工作目標之達成「普通」至「大多」專心致志且「頗有」技術能力,(11)學校的輔導老師選用政策「大部份」謹愼的檢核候選人的實力與資格,(12)學校有「不少」的輔導工作經驗且提供給執行挑書 「相當」支持,(13)學校「没有」提供給執行秘書在職訓練的機會,及(14)63.3%的學校未與校外合作性機構共同計劃。
關鍵字:無 -
大學生對大學向心力之研究
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大學生對大學的向心力與其個人特質及生活經驗的關係,並比較各類變項對學生向心力的重要性。經抽取667名大學生為對象,進行實際的調查與分析後,共得三項主要的發現:第一,大學生對大學的向心力因科系性質的不同而有差異;第二,大學生對大學的向心力與學生就讀的年級、師生非正式互動的質與量,對大學教學的滿意程度、以及公平的知覺等變項具有密切的關係,唯此種關係亦因系別而略有差異;第三,綜合比較後,各變項對各系學生向心力的重要性,依次為師生互動的品質、對大學教學的滿意程度、公平的知覺及年級等。故可推論:就大學生向心力而言,心理契約說較籌碼理論更貝有解釋力。基於此種發現,本研究提出鼓勵增進大學師生的非正式互動及研究改進大學的教學與評量等建議,藉供大學教育與輔導工作人員的參考。
關鍵字:無 -
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之角色期望及其能力自評之研究
本研究以965位國民小學教師為樣本,分析其對參與社區發展工作的 角色期望與能力自評情形,結果發現:(1)國民小學教師肯定應該參與的工作層面多屬社會教育或社區服務方面的項目;(2)國民小學教師對自身參與各層面社區發展工作的能力自評水準偏低;(3)國民小學教師對參與社區發展工作的角色期望水準不受性别、年齡、服務年資、教育背景、服務地區、學校大小等變項的影響;但其是否研讀相關學科及是否了解學區內曾否實施社區發展方案,則有顯著的影響;(4)上述變項中,除社區發展相開學科的研護經驗及學校大小之外,其餘變項都會影響國民小學教師對参與社區發展工作的能力自評水準。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下列六項建議:(1)澄清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社區發展工作的範圍與職責;(2)加強基層社政單位與國民小學的協調與構通;(3)充實師資養成教育中對社區發展相開學科的學習經驗;(4)充實國小教師參與社區發展工作的寶務經驗;(5)鼓勵年輕及女性教師參與社區建設與服務工作;(6)切實考核國民小學配合推行社區發展的績效。
關鍵字:無 -
高山族與非高山族國中學生親子關係之比較研究
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高山族與非高山族國中學生在親子關係方面之差異。經由選取之高山族國中學生 260 人與非高山族國中學生284 人為樣本,分析兩組學生在「親子關係量表」上的反應,結果發現:(1)就子女對父母所覺知的態度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高山族女性國中學生比男性國中學生表現得較爲獨立;但在平地國中學生則無性別上的差異。同時高山族女生也比不地女生表現獨立,男生則無組別上的差異。(2)就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方面,在學習生活中,不論高山族或非高山族男生的得分多比女生低,且達顯著差異,顯示父母對男生較獨斷,對女生則較開明;組別間亦達顯著差異,亦即高山校男生與非高山族男生比高山族女生與非高山族女生有差異存在。其他六個分測驗中,高山族與非高山族國中學生之間則無顯著差異。
關鍵字:無 -
增強國中生上課發問行為及在家學習時間對其主科成績之影響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國中生英文與數學兩科成績的有效學習輔導策略,基本假設為同時對學智者的上課發問行爲與在家學習時間之增強策略設計比僅使用任一單獨的增強策略設計有效。所探取的行爲政蜓技術原理是當個別學習者顯示增加了上課發問或在家讀書時間的事實後即給予平時期考分數的加分、學用品或勵志小卡等。共有中部地區十一所國中 1043 位學生參與本研究,每所國中包含具同質性的質驗組一班和控制班一班。在為期一整個學期的實驗以後以兩次月考的與一次期考的分數比較質驗組控制組在主科成績表現上的差距,發現十一所國中有七肵國中實驗組的班級平均進步成績優於控制組,實驗組的個別學習者連續進步人數比率比控制細的相對高出2.5%一12%之間。 研统結果發現無論是增加學習者的發問行為我同時增強上課發問行為和在家學習時間均比僅增強在家學習時間更能提高學習者的主科成績;運用行為改變技術僅能使每個學習者從每週發問0.15次提高至1.10次,學習者認爲他們不知從何處問起是其困難所在。 如何提高國中生主科成績的學習輔導策略之未來研究,應選擇能直接促進教材理解的學習行為練習,執行解決問題的運思等作為重要的策略變項。
關鍵字:無 -
我國大專學生求助需欲與求助態度之調查研究
關鍵字: -
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
關鍵字: -
專業諮商技術訓練模式之評介
關鍵字: -
利克特式量尺與等級次序量尺探討母親職份重要程序之結果的比較分析
關鍵字: -
S-P表分析(Student-Problem Chart analysis)在學習診斷的應用法及其實作感受之研究
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