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37-2期
  • 國小教師參與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團體之經驗探究
    A Study on the Experiences of Filial Therapy Training Groupwith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林妙容、鄭如安
    本研究是探討國小教師參與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團體之經驗。本研究以招募方式徵求團體學員,共有 12 位現職國小教師參加十週的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團體,其中願意且能夠配合接受訪談的 3 位學員成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分別在第二、六及十次團體結束後接受完整個別訪談,其訪談資料以樣版式的分析風格(template analysis)方法加以分析。本研究歸納出在團體初期、中期和後期等不同階段參與學員之學習經驗,並進一步彙整出學員參與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團體經驗之發展脈絡圖。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發現,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國小教師、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團體
  • 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輔導對高職學生戒菸成效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Group Guidance on Smoking Cessation among the Student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s
    黃秀媚、李景美
    本研究目的旨在以短期輔導研發一套青少年戒菸團體輔導方案,並探討對高職吸菸學生的戒菸成效。研究方法採不相等準實驗設計,以立意取樣有意願配合實驗計畫的臺北市私立高級職業學校兩所,分實驗組(10 人)及對照組(13 人)兩組。團體輔導應用計畫行為理論與焦點解決取向,包含六個單元、計十二節課。本研究以卡方檢定、共變數分析法與配對 t 檢定法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經團體輔導介入後,可顯著提升實驗組自訂戒菸目標與不吸菸意願,具有立即與延宕效果。團體輔導實驗介入,兩組每日最大吸菸量比較具立即與延宕效果,戒菸自我效能及態度具有立即效果,戒菸知識、尼古丁依賴程度與計畫行為理論其他相關變項比較皆未達顯著水準。兩組減菸率比較具有延宕效果。本研究提出青少年戒菸輔導實務與未來研究兩方面的建議,提供未來實務及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戒菸、計畫行為理論、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輔導、學生
  • 心理助人工作者「同理失衡量表」之編製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ic Strain Scale for Psychological Helpers
    蔡依玲、陳婉真、黃禎慧
    本研究旨在建立衡量同理失衡之量化工具,以瞭解助人者同理失衡之概況。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使用自編的「同理失衡量表」進行研究,量表包含同理壓抑與同理陷入兩個分量表,共計 13題。正式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的方式,分別選取專業心理助人工作者、助人工作實習學生以及心理助人志工三類助人工作類型,有效樣本為 239 人。所得資料以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1)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為 .87 與 .84 ,總量表的 Cronbach’s α 為 .90 ,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2)分量表間的同質性佳,且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與效標關聯效度;(3)三種類型的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失衡有顯著的差異,專業心理助人工作者與助人工作實習學生比心理助人志工是較容易出現同理失衡與同理陷入的現象。整體而言,本研究的貢獻乃發展同理失衡量表,進而協助助人者能對同理失衡進行更多自我覺察與有效的因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心理諮商與輔導實務的教育養成與未來研究做為參考。
    關鍵字:心理助人工作者、同理失衡、量表編製
  • 「靶子論壇」、辯證詮釋與「互為主體」
    Forum for Discussion on Target Article, Dialectical Hermeneutics and Intersubjectivity
    黃光國
    本文以作者長期推動社會科學本土化的經驗,說明高達美(Godamer, 1900-2002)辯證詮釋學的基本主張,科學方法不可能揭示新的真理;真理之所以會被發現,並不是透過「方法」,而是透過「辯證」。唯有以不斷地提問作為回應事物的方式,才能趨近所要探究的事物。在「方法」中,進行探究的主體在主導著、監控著和操作著探究的方向;在「辯證」中,被探究的事物則提出問題,個人必須以他所處的時空環境作為基礎,對事物作出回應。「成見」是歷史傳統對人類理解能力的制約性因素。重新肯定「權威」和「傳統」的重要性,是詮釋學的基本出發點。理性和傳統,並不是相互對立的力量;理性只有以傳統力量作為中介物,才能發揮其作用。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傳統不但不會限制認識的自由發展,而且會為認識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多種的可能性。當讀者帶著自己的歷史「視域」去理解某種歷史作品時,兩種不同的歷史「視域」必然會產生一種「張力」(tension)。讀者必須擺脫由其自身歷史存在所產生的「成見」,但又不能以自己的「成見」任意曲解其理解的對象。只有在解釋者的「成見」和被解釋者的「內容」融合在一起,並產生出意義時,才會出現真正的「理解」。這種過程,高達美稱之為「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兩位學者針對某一特定的學術議題,進行長期的反覆辯論,這是雙方各自以自身主體的「視域」,跟對方進行辯證詮釋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可以彰顯出雙方的主體性,這就是所謂的「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非西方國家的學術社群如果對自己的文化傳統欠缺相應的理解,不懂得如何針對自己的文化傳統建構社會科學理論,而傾向於以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解釋自己的社會文化現象,他們的「知識論主體」便很可能處於「自我殖民」(self-colonization)的狀態。
    關鍵字:「儒、釋、道」、辯證、主體性、辯證詮釋學、自主學術傳統
  • 從個人研究的自我省思到華人學術社群的主體性提升
    Find out the Sufficient Way to Enhance Subjectivities of Individual Chinese Researchers and Chinese Academic Communities
    葉光輝
    本文從下列三項關鍵議題探討如何達成不同層次的學術主體性,以回應黃光國教授在靶子論文中的觀點:(1)長期辯論作為發現學術真理的真正途徑、(2)如何對他人理論觀點達成有效的相互理解、(3)提升華人本土心理學(或本土社會科學)主體性的重要脈絡成因。整體而言,透過不同文化社會背景學者針對特定專業知識主題進行長期辯論,或許是達成雙方建立知識主體性的可行方法之一,但此管道並不是達成互為主體的理解之充分條件。個別學者若在研究過程中,能對自己所使用或所建構之知識時時保持自我省思,關注這些知識的缺點或不足之處,並在這些知識理論觀點的基礎上持續進行改良、創新與整合,則已具備個人層次的學術主體性,且為異文化學者間互為主體的理解提供機會。至於探討某學術社群的主體性議題時,其所牽涉到的面向恐怕要複雜許多,不單單只是透過喚起該社群所屬學者自身的主體性意識即可解決問題,而必須同時從該社群內部的學術審查、評估及獎勵制度等根本問題改革起。
    關鍵字:長期辯論、研究者主體性、自我反思、學術社群主體性
  • 多重哲學典範:彈性運用還是發展過程?
    Multi-Paradigmatic Research Strategy: Pragmatic Flexibility or Developmental Necessity?
    李維倫
    本文對於黃光國教授所主張之「多重哲學典範」心理學研究策略提出疑問:「多重哲學典範」之主張,到底有沒有可能是依問題性質而採不同方法典範的實用主義彈性運用,還是根植於本土心理學發展道路中的進程現象,如從後實證主義、建構實在論、到詮釋學的進程?本文認為,不同科學哲學典範有不同的本體論,因此研究者很難在不同典範間遊走而不感到自相矛盾。如果研究者在經驗「多重哲學典範」時不是,也無法採行彈性運用的方式,那麼我認為,這種種的典範之於本土心理學研究者,有可能是經過深入探討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或轉移選擇的經驗。
    關鍵字:多重研究典範策略、實在論、後實證主義、建構實在論、詮釋學
  • 「實在論的心理學」與「主體的辯證」
    Psychology of Realism and Dialectic of Subjectivity
    黃光國
    針對李維倫與葉光輝對於我撰寫之「靶子論文」所作的評論,本文逐一作出回應:「多元哲學典範」並非意指:每位研究者均可依照自己的目的,採用不同的哲學典範,來從事研究。它是我為了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而發展出來的一套既定的研究程序,這樣的研究成果可以利用來發展更多「含攝文化的理論」,卻很難加以複製。更清楚地說,這種研究取徑可以幫助在「儒家文化區」從事研究工作的學術社群認清其「知識論主體」。一位社會科學工作者以自己的「視域」為基礎,對我的研究成果進行辯證性的詮釋,進而建構其「含攝文化的理論」,則可能完成其學術的個別主體。
    關鍵字:多元哲學典範、含攝文化的理論、知識論主體、個別主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