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34-1期
  • 學涯與職涯分類系統之串接:建立大學學系學類之關係描述子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and Educational Classification: Establishing Relational Descriptors for College Programs
    王思峰、劉兆明
    生涯向來涉及人與環境兩類範疇,當人們出入於高中、大學與職業等不同世界而發生問題時,不僅在考驗著生涯領域的理論與工具,也在考驗著整體社會的生涯資訊基礎結構。台灣產官學各界都有不少相關調查、資料庫與常模,然而在分類系統等基礎結構不佳下,這些資料卻無法串接、更遑論整合。本研究意圖在修訂大考中心的學系學類分類之同時,以學類為核心,向上串接起高中輔導所用的十八學群、向下串接起教育部學科標準分類之系類、水平串接至美國學程分類系統 CIP 之學程、以及跨界地串接起職業標準分類 O*NET-SOC 之職業。在質性與量化兼具的兩階段研究設計下,修訂後學類與學職對應關係皆有令人滿意的效度水準,學類間關係樣態為環狀網絡結構,學類對應職業之中位數為 9 種職業,除 530 條 CIP 職業對應外,亦增補了 673 條學職對應關係。最後,本研究以學類關係描述子來統合與表徵研究結果,並討論了各關係描述子之可能應用。
    關鍵字:生涯、就業、學系分類、學職對應、職業分類
  • 大學生親密關係暴力諮商工作之困境
    The Barriers When Working with Case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Campus
    陳若璋、王沂釗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之半結構深度訪談方法,探究六位服務大學院校諮商中心之實務工作者,深入瞭解大學校園親密關係暴力處遇的具體狀況。訪談內容含諮商員如何接觸親密關係暴力案件?其案件樣態特性為何?諮商員如何進行案件危險評估?如何決定通報與預警行動?於處遇過程中受到之衝擊、困難及專業需求為何?訪談內容經轉譯成逐字稿後進行內容分析。幾項主要發現:1.無論加/受害個案皆淡化暴力問題,諮商員大多未覺知暴力問題的嚴重性;2.諮商員不熟悉危險評估的內容,致安全計畫、深入的處遇治療難以進行;3.無清楚通報預警準則,在維護個案自主及人身安全的立場出現兩難;4.暴力循環現象消耗大量資源,諮商員常感到無力與耗竭。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1.學校應對學生、諮商員、教職員進行相關教育,喚起對此問題的重視與防範,減少暴力造成之傷害;2.處遇過程中宜強化危險評估及安全計畫之演練,非僅陪伴或舒緩情緒;3.防範暴力循環及諮商員之倦怠,諮商中心應發展個管員及諮商員角色區別,強化督導與支持網絡;4.學校應訂立明確通報流程、釐清各單位角色及強化橫向聯繫。
    關鍵字:危險評估、通報預警、親密關係暴力
  • 中部大學生學習投入與學習倦怠之分析
    Analysis of Learning Involvement and Burnou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Central Taiwan
    林淑惠、黃韞臻
    本研究主要欲瞭解大學生的學習投入與學習倦怠現況,並探究兩者間的相關情形。研究中以中部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為研究工具,共得有效樣本 1,466 份。資料分析過程中先以探索性因素分析瞭解量表因素結構,續以驗證性因素分析考驗量表的信度與效度,檢視因素結構的適合性,最後再應用 SPSS 中的描述性統計、Pearson 積差相關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樣本資料。研究結果發現:(一)在學習投入方面,大學生以「態度」與「互動」二層面的投入程度較低。(二)在學習倦怠方面,大學生在「負面學習情緒」與「低成就感」二層面感受較強。(三)學習投入與學習倦怠之典型因素呈負向關係:大學生學習投入愈高者,其學習倦怠反而會愈低。
    關鍵字:典型相關分析、積差相關、學習投入、學習倦怠
  • 時間會解決一切嗎?居住時間、壓力因應策略與僑生憂鬱狀況的相關研究
    Does Time Heal? A Coping Strategies and Depression in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駱芳美、郭國禎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探討我國僑生居住時間、壓力因應策略與其憂鬱狀況的關係,研究工具為壓力因應量表(Ways of Coping Questionnaire)及憂鬱的臨床評量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of Depression)。來自台灣北中南三所大學的 214 位僑生參與本研究,其平均年齡是 21,包括 76 位(35.5%)男生及 138 位(64.5%)女生。本研究以徑路分析的方法探討我國僑生在台灣居住時間對其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狀況的影響,以及僑生使用的壓力因應策略與其憂鬱狀況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僑生居住在台灣的時間可以正向的預測他們使用積極計劃的解決問題、尋求社會支持與扛起責任三項因應策略的狀況;而僑生居住台灣的時間可透過使用積極計劃的解決問題的因應策略來間接負向的預測憂鬱的心情、擔心與焦慮、自我貶抑,以及緊張、孤單與提不起勁;居住時間也可透過使用扛起責任的因應策略來間接預測憂鬱的心情、擔心與焦慮。此外,本研究發現僑生所採用積極計劃的解決問題的因應策略可直接預測他們憂鬱的心情、擔心與焦慮、自我貶抑,以及緊張、孤單與提不起勁的心情;採用消極處理的因應策略,可以直接預測他們憂鬱的心情以及緊張、孤單與提不起勁的心情;採用企盼奇蹟的因應策略,可以直接預測擔心與焦慮的心情;而採用扛起責任的因應策略也可以直接預測憂鬱的心情、擔心與焦慮。據此,本研究提出多項建議作為幫助僑生壓力因應策略的輔導,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關鍵字:居住時間、僑生、憂鬱狀況、壓力因應
TOP